首页

原味网踩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4:27:16 作者:山西长治以金融活水“贷”动乡村振兴 浏览量:50859

  中新网昆明2月21日电 (陈晨)龙年初始,73岁的佤族阿婆陈志和登上了2024年云南省春节文艺晚会的舞台。身穿佤族服饰的陈志和精神矍铄,踏着欢快的节拍,和“80后”“00后”佤族歌手同台献上佤族乐曲《薅秧歌》。

图为陈志和(右一)演出剧照。晚会主办方 供图

  陈志和受阿佤山滋养的嗓音不落矫饰,即使经过悠长岁月但依然自然有力、透亮温暖。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给出好评——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”“阿婆原生态唱腔一开嗓,满是云南乐山好水。”

  人生七十古来稀,但依然能欢歌载舞在佤族看来并不是稀罕事。佤族的创世史诗“司岗里”说,佤族人从葫芦里诞生,会走路就会跳舞,会说话就会唱歌。时至今日,佤族人民仍然在婚恋、节日、生产劳动等日常和仪式中唱起古老的歌谣。

  佤族不立文字,其音乐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口耳相传、自然撒播。在火塘边家人闲谈和歌时,在人们劳作唱山歌时,在拉木鼓节相聚欢乐时……歌谣总是响起,为陈志和搭建起自然充盈的课堂。

  “我从小和长辈们在田间劳作,劳动很辛苦、枯燥,他们就用歌声驱赶辛劳,我就是这样学着唱歌。”陈志和也说不清究竟谁是她的老师。

  除此之外,陈志和经常与同村的朋友互教歌曲。音乐在阿佤山生长出快乐恣意,如果遇到某一方没有记全歌曲的情况,她们就你一句我一句,直到把歌曲补充完整。

图为陈志和在歌唱。晚会主办方 供图

  1976年,陈志和进入沧源县城的皮革厂工作。她回忆,刚开始到工厂工作时,因为生活空间和节奏的变化,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唱歌,时常觉得苦闷。有一次,她在工作时听着机器吱吱嘎嘎的声音,不禁唱起熟悉的调子,“没想到厂里很多人都被吸引了过来,夸我唱得好听,还想和我学”。

  在那之后,别人耳朵里的噪音成了陈志和歌唱的伴奏。在她看来,“只要能让佤族音乐流动,就能感到生活的自在。”

  退休后,陈志和加入县里的“夕阳红”乐队,从田野、工厂到佤歌大赛、新米节、摸你黑狂欢节,她尽情歌唱。

  音乐在陈志和这里自然流淌。“很多歌名我不知道用汉语怎么说,但我就是会唱。”陈志和能用佤语说出30多首歌名,还有许多歌只要她能稍微哼出曲调,总能唤醒记忆完整唱出整首歌。

  “我一直热爱唱歌,有能唱歌的机会就珍惜,没有就过自己的日子。”陈志和说道。

  陈志和用一颗平和的心快乐歌唱着,吸引了音乐路上的同行者——“80后”佤族音乐人、制作人茶艾南。茶艾南一直致力于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发展,其制作的《UP耿马》等作品甚至红到了东南亚。

  此次云南省春晚,茶艾南将佤族传统乐器和吉他、合成器进行结合,重新编辑制作了《薅秧歌》,与陈志和携手登台演绎。“这些年轻人很喜欢听我的‘老古董’”,陈志和没想到自己会和一群年轻人打成一片。

  20世纪60年代,一首《阿佤人民唱新歌》传遍大江南北,唱响了阿佤人民翻身把歌唱的新面貌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佤族青年加入到传统音乐创新发展的队伍中来,《巴绕》《通撒美》等歌曲如一股清泉流出了阿佤山。阿佤人民再次唱起开放融合的新歌。

  因有源头活水来,唱着山歌的阿婆从县城唱到了省城,从昆明再到深圳,带着阿佤山的歌声越唱越远。如今,阿婆还开始了全国各地“接通告”的日常。

  这次能登上云南省春晚,陈志和非常激动。她说“如果自己一个人上台还是会紧张,但是和年轻人一起就信心十足。希望更多人能够听到佤族的音乐,也希望这些音乐永远流传下去。”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提效能降风险 广东电力市场开展多月集中竞争交易

新冠大流行之后,世界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,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必须面对一系列挑战,这些挑战今天继续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其社会和居民。显然,中国也不例外。

这一部法规,专治“有形之手”

北京11月10日电 (记者 张素)环境、社会与治理(ESG)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,一系列数据表明,投资者、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越来越重视ESG鉴证,建议企业尽早采取行动做好准备。

1988年,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林业学校毕业的刘平杰,没有选择舒适的工作环境,而是回到家乡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,奔赴条件最为艰苦的南天门林场。

航拍“世界一绝”悬空寺:高于地面50余米 让人如临深渊

两对中国混双组合在半决赛上演“内战”,比赛绝大部分时间占据优势的2号种子林祥毅/刘圆圆最终以21:18、21:16击败队友王子恒/曹梓涵。他们的对手将是中国台北组合赖柏佑/孙亮晴。

盛世修文|让文物活起来

西宁10月30日电 (记者 孙睿)“作为国家领导人,我认为农业是我们可以认真合作的领域,还有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也是我们可以合作推进的领域。”赞比亚国民议会议长内莉·穆蒂29日晚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